前文中, 我们断言战争需要先发制人, 也需要强有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. 如果我们可以补充多一个观点, 那就是在战争中需要有智慧的战略. 在争夺灵魂的战役中, 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头脑来思考如何向我们的社区传福音, 要考虑儿童、年轻人和成年人的需要.
在不可靠的教会成长的策划人, 提出了许多新奇的计划, 其中多数都是不符合圣经又误导人的. 当今流行的观点包括: 放弃具有挑战性的讲道, 压制对罪的任何提及, 不断使用话剧作为主要的传达方式, 以及强调世俗娱乐风格的音乐. 正如我们所指出的, 我们惊讶地看到这些方法被一些改革宗教会所青睐, 而这些教会却在恐慌中转向肤浅.
然而, 在我们的改革派圈子里, 往往根本没有战略或作战计划. 事实上, 有些人似乎认为, 如果我们坚持恩典的教义, 那么任何形式的战斗目标都是令人反感的. 有些人说, 赢得灵魂的唯一策略, 就是在信徒中提倡圣洁的生活, 有一句非常漂亮的话已经流行起来, 就是: “我们相信圣洁生活的传福音方式”. 我们当然相信, 但这句话经常被使用的真正意思是: ‘我们相信什么都不做.’
当然, 基督徒谦和的生活会吸引其他人, 但这只是灵魂争战的一部分. 然而, 有些教会已经关闭了主日学, 放弃了为年轻人举办周间夜间活动的艰巨任务. 他们还放弃了探访社区和类似的外展活动, 使圣洁生活的传福音方式, 沦为可以在锡安享受安逸的借口.
有些计划大纲或策略对每个教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, 战争的比喻也清楚地暗示了这一点. 我们能想象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计划或目标吗? 需要思考的事情很多, 永无止境. 如果我们主日学的工作地点不佳, 也许我们需要在孩子们居住的地方租一所学校. 我们可能会感谢神, 因为我们有一栋好的教堂建筑, 但如果这栋建筑对孩子们来说不方便, 我们就需要开设分校. 这是一种战时思维, 但在今天却很少见了. 多年前, 教会和主日学的分支机构数不胜数. 罗兰-希尔(Roland Hill, 比司布真早了整整一代人)的旧萨里(Surrey)礼拜堂有十三间主日学分校, 因为罗兰-希尔不太看重礼拜堂的位置和社会形象.
这就是灵魂之战的意义所在. 打一场仗需要整支军队, 从师、旅、营到连、排,都必须协调部署. 这就像昔日的正宗加尔文教派会众的劳苦一样. 我们的教会是否从接触社会各阶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, 并在这项任务中运用了所有成员的能力?
关于新约中的作战比喻, 另一个相当明显的观察是其中隐含的大量牺牲行为. 战争要求即使在不合理的条件下也要全力以赴. 如果接到命令, 必须在午夜执行任务, 部队不能以该睡觉了为由拒绝. 军队的比喻指向不便、困难和艰苦. 这是否就是我们教会的风气, 也是我们个人乐于接受的情况? 一位牧师告诉我, 尽管教会里有许多能干的钢琴手, 但他为一个周末的儿童聚会寻找钢琴家手的请求, 却被置若罔闻.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拒绝, 因为他们有别的事情要做, 或者因为他们不愿自己舒适的日常工作被打扰 . . . 待续
陈铭译